贺州市林业局  > 林业资讯  > 林业动态

贺州:造林护林矗立绿色支柱

设置字体大小:【 】 【打印】 【页面调色板  发布时间:2017-09-14


    驱车从贺州市区前往该区大宁镇,沿途杉树林郁郁葱葱。到了大宁镇登高四望,满目杉树,难见荒山。杉树,在大宁镇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大产业,绿了山乡,富了村民。
    杉树成材需要13~15年,是建房、装修、做家具的传统木料,近几年市场需求强劲。大宁镇同保村农民于松山看好杉树,将自家130多亩林地全部种杉,还另租种了20多亩林地。"每亩种杉220棵,每棵每年纯利润4元左右。"于松山说,他种杉七八年了,再过五六年进入采伐期,每亩可获利润1.3万元左右。
    "杉树经济效益摆在那里,根本用不着发动,大家都自发种杉。"大宁镇林业站站长何开奇说,全镇林地43万亩,目前杉树超过20万亩,个人造林成为当地绿化建设主力军。
    2012年以来,贺州市每年造林面积均在23万亩以上,年年超额完成任务,全市森林覆盖率达72.88%。截至今年6月底,全市完成植树造林22.79万亩,超过年度计划8.5%。
    造林先护林--守牢生态红线
    沿着崎岖山路攀上山顶,黄洞林场尽收眼底:山脊是荷木防护林带,用于防火、防病虫害;远坡是商品林,大多是生长了10年的杉树。
    黄洞林场是八步区国有林场,林地总面积12万亩,其中生态公益林2万多亩。与商品林品种单一不同,黄洞林场生态公益林各种杂木、松木等自然生长了几十年,品种多达数十个。近几年,林场又补种了闽楠、刨花润楠等珍贵树种,以及桂花树、马尾松等绿化树种。珍稀树种实行挂牌保护。
    昭平县是林业重点县,界定国家级生态公益林42.18万亩,划分142个管护小区,管护人员6000多名,人均管护约70亩。
    乡镇管理站人员深入村寨和林区,广泛宣传生态保护的重要意义和生态公益林管护政策,根据实际情况制订管理措施,特别注重做好森林防火、病虫害防治和制止乱砍滥伐工作,使生态公益林得到有效管护。
    护林有回报--建立补偿机制
    贺州市建有51个自然保护小区,总面积31万余亩。自然保护区内有行政村21个,人口近万。保护区内人多地少,农民又不能发展商品林,收入单一,与保护区外的经济收入差距很大,林农的生计问题特别突出。
    生态公益林不能砍伐,如何破解保护生态和兼顾民生之难题?贺州市的做法是:配合国家生态公益林补助政策,建立生态补偿机制;对于自然保护区规划上,尊重群众意愿争取上级调整,尽量保障村民利益。
    自然保护区与区内、周边社区(村屯)建立共管委员会,签订共管协议,推行社区居民参与资源管理。共管委员会帮助社区(村屯)农户开展林下种养、发展沼气、建节柴灶等,有效保护绿色生态。
    对于无法调整规划的保护区,贺州市建立了专门的生态补偿机制。西岭山保护区设立生态补偿基金,每年划拨1000万元作为生态效益补偿基金,按每年1500元/人的标准补助给保护区群众,并为保护区群众优先提供申请低保、优先解决孩子上学等福利,有效缓解了生态保护与民生保障的突出矛盾。
    产业促保护--生态融合经济
    贺州市积极探索林业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融合的多种模式,用产业发展促生态保护,用生态资源保产业发展。
    姑婆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邓崇浪说,上世纪90年代,姑婆山林场作为自收自支单位,由于地理、气候等因素制约,不适宜大规模开发商品林,林场经营非常艰难。
    2000年开始,姑婆山林场索性放弃种植商品林,不再砍伐树木,2001年将林木全部转为生态公益林,利用国家政策走生态旅游业之路。
    经过10多年努力,姑婆山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国有林场发展成声名在外的国家森林公园,先后被评为"广西十佳旅游景区""国家4A级旅游景区""广西现代林业产业龙头企业""最具影响力森林公园""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",走出一条以区建园、以园养区的可持续发展道路。
    贺州市利用森林资源发展生态旅游一发不可收,他们利用黄洞瑶族风情、滑水冲自然保护区沿河两岸山脊森林景观等,开发水上娱乐、森林生态游憩和探险等项目,形成一条旅游精品路线。2017年,通过创新森林旅游发展理念,抓好森林康养规划布局,做好项目建设管理,姑婆山国家森林公园被列入国家首批36个"全国森林康养试点单位",率先探索生态健康旅游、生态健康休闲、生态健康养生、生态健康晚年4个新业态。
    如今,林业产业已经成为贺州五大支柱之一,形成油茶、花卉、森林旅游、木材加工、林浆纸等优势产业。"十三五"期间,该市实施"林业沃土工程"、森林资源培育增量工程、森林碳汇工程、低产商品林改造与森林抚育经营工程、石漠化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工程等,林业可持续发展活力进一步迸发。(记者    雷 谢彩文

信息来源:广西日报 | 责任编辑:贺州市林业局管理员